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焦点图片

文物修复再现传统风貌 马鞍山重拾“母城”记忆

日期:2023-05-23

“自从马鞍山片区拆迁,我们有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这里是我们的老家,很有感情,一直想回来看看。”

4月底,50多位渝中区马鞍山的原住民自发组织起来故地重游。他们重新抚摸着儿时跳下爬上的大树,仔细寻找着当年的每一处印记。

“你看,这是我以前住的枣子岚垭114号,那时候十几户人挤在一层楼,楼道里衣架、叉棍、锅碗、瓢盆、柜子、箱子摆得到处都是,过人都得侧着身走。”马鞍山原住居民吴刚说,虽然儿时回忆是快乐的,但那时候的居住条件只能用“糟糕”来形容。

如今,历经持续8年多的改造,投入超过3亿元,马鞍山传统风貌区终于显现雏形,即将再度迎来高光时刻。

居住条件糟糕

沈钧儒故居小院,挤进21户人家

马鞍山片区位于渝中半岛,地块呈典型山城聚落空间,因形似“马鞍”而得名。

“虽然这个片区只有23亩,看起来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负责马鞍山片区棚改工程的康翔实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西北面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北接重庆人民大礼堂,是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里还曾是沈钧儒、史良、李公朴、王炳南、王安娜、茅盾等著名民主人士居住活动的地方,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同各民主党派、进步民主人士聚会交流的重要场所。

大约上世纪70年代,居住在马鞍山片区的居民以重庆各界名流、干部职工家属等为主。

“那时候,居民可以用电、用水、用煤,生活条件还算便利。”吴刚说,“小时候最喜欢三五成群在这里‘逮猫儿’‘捉官兵’‘打弹枪’,开心得很”。

“到了90年代左右,生活条件普遍改善,片区杂乱、狭小的居住环境让不少居民开始陆续往外搬。”同样在枣子岚垭114号住了20多年的赵幇伟回忆说。

赵幇伟告诉记者,之后许多年,马鞍山片区居住拥挤、建筑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就拿沈钧儒故居来说,这样一个不大的小院,就挤进了21户人家。”

“不仅居住条件糟糕,马鞍山片区不少老房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情况令人担忧。”渝中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重庆印发《关于主城区传统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利用的实施意见》,马鞍山片区被纳入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之一,正式启动棚户区改造。

马鞍山片区启动改造后,325户居民全部采取等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安置,包括吴刚在内的大部人都入住了九龙坡叠彩西城小区60—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历史风貌回归

还原青砖黛瓦、绿树红墙

棚户区改造不但让居民实现了安居,也让马鞍山重拾“母城”记忆,再现传统风貌。

现在,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上,游客三三两两结伴而过,盘根错节的百年大树,青砖黛瓦的小院,引得行人驻足拍照。

马鞍山在推动棚户区改造时,坚持“原貌呈现”,还原“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历史文化风貌。

改造项目还对沈钧儒故居进行了完整修复。走进沈钧儒故居,一楼的入口处播放着沈钧儒的纪录片,旁边的陈列馆展出了收集整理的抗战时期珍贵文物。

不仅是沈钧儒故居,马鞍山片区具有一定艺术价值、能体现重庆陪都时期风貌的建筑也得到修葺。比如,马鞍山30号仿歇山式屋顶、小青瓦铺面的风格很是怀旧;31号室内有裙脚修饰,铜锁、铜栓保留至今;63号是建筑风格,木质大门、花木窗等都恢复了历史样貌。

经过棚户区改造,马鞍山传统风貌街区已拥有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文物点、2处历史建筑、2处风貌建筑,成为传承和弘扬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的重要窗口。

现在每到节假日,马鞍山传统风貌街区日均接待游客量达到1800人左右,马鞍山以全新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老房子”迎来新租客

将产业引入街区,培养自我造血功能

棚户区改造也让马鞍山有了自我造血功能。

走进马鞍山28号,一栋两层的黄色小楼映入眼帘,云仓跨境物流的工作人员手上拿着各类资料,不时上下奔走对接。

为了进一步完善街区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马鞍山西区和东区分别置入了合理商业形态。西区引入了渝新欧跨境数字贸易产业园,着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这和整个渝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一脉相承,马鞍山正积极融入新的产业赛道。目前,已有链多多、云仓跨境物流、赛玛特等多家企业入驻,成为马鞍山“老房子”的新租客。

目前,东区还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施工,将引入高端餐饮、特色民俗、休闲娱乐等商业业态,进一步激活区域商业活力、提高经济承载力。

未来,马鞍山传统风貌街巷将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动,实现主客共享的开敞街区,走出“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