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住建要闻

干得快、用料省!机器人抱团进工地成“重庆智造”新时尚

日期:2024-04-12

在江北嘴江山颂项目,外墙喷涂机器人1分钟可涂抹1平方米真石漆,效率是人工的6倍,耗漆量还节省30%。

在涪陵康复康养中心项目,内墙涂装机器人可达到资深粉刷匠的水平,涂漆均匀平整,在狭小空间内也能熟练作业。

在重庆东站施工现场,四轮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四盘地面抹光机器人相互配合,一同完成混凝土振捣、抹平、压实等作业,与人工相比减少了用料损耗,效率还提升了4倍以上。

4月7日,记者在市内多个项目采访了解到,机器人抱团进驻工地成为“重庆智造”的新时尚。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称,188体育在线正加快推进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建设,鼓励建筑机器人代人工从事苦、脏、累、险的建筑工作,解决建筑业劳务短缺、老龄化等问题。

机器人干活又快又好

工友们羡慕地称之为“新鲁班”

4月5日,位于两江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院项目(简称“武汉协和重庆医院”)施工现场,一个蓝色的“大块头”“指挥”着研磨盘,在地面高速旋转,很快完成了一层楼的地坪研磨作业。

“地坪研磨机器人只需一人操作面板,半天就能完成3到5个人一天的工作量,边研磨还能边收集灰尘,非常厉害。”该机器人操作员杨超说。

杨超告诉记者,以前人工作业,搬砖头、轧钢筋、浇水泥是“三板斧”,考验工人们的协作能力,默契配合来完成。

引进机器人后,完全不用担心配合不默契会影响效率了,只需在平板上输入命令,机器人就能自动干完所有活儿,又快又好。

“我们项目采用3款建筑机器人施工,节约了10%的人工,提高了30%的施工效率。”中建八局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项目总工程师王颂义说,用建筑机器人替代人工,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原本计划33个月完工的工程,目前看来24个月就能完成建设。

在重庆,建筑机器人不仅出现在施工现场,还在工程建设前端的预制件生产环节“崭露头角”。

走进位于铜梁区的中铁五局成渝中线重庆段智能预制场,记者看到成捆的钢筋被机器拉直后,缓缓进入另一台机器,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预制构件。在厂房另一端,机械手臂上下挥舞,将预制板模件抓取并放上智能生产线。随着机器运转,钢筋入模、混凝土浇灌、翻转脱膜、清洗喷涂等动作一气呵成,实现了流程无人自动化。

“我们这个预制场原来需要60个工人,有了机器人后20个就够了。”该预制场副总工程师陈敏敏介绍,在他们的预制场,技术人员只需设置好程序和参数,脏活、累活、险活都可以交给机器完成,工人健康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好保障。

188体育在线将机器人推广应用作为智能建造试点的重要抓手,推动90余款建筑机器人运用于39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这些机器人干活又快又好,被工友们羡慕地称呼为“新鲁班”。

这个研究院成机器人“摇篮”

5款产品投入市场,10余款产品进入中试

这些“新鲁班”从哪里来?是怎样诞生的?

目前在本市工地“上岗”的建筑机器人中,有数款属于“重庆设计”或“重庆制造”,被运用在混凝土施工、管道检测、幕墙施工等领域。

比如,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研发的内墙涂装机器人“诞生”颇不容易,在即将上市之际,还经历了推倒重来。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原来,我国内墙涂装施工市场年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元,吸引不少企业从事涂装机器人研发。“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果产品无法带来明显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很难大规模落地。所以,我们推出的机器人必须一战成名,尽可能挑战行业发展上限。”该款机器人研发项目负责人、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晨璐表示。

让杨晨璐和其联合创始人梁之馨投身内墙涂装机器人研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建筑市场上日益加剧的人工荒。

“原来我们在人才市场招工,一两个小时就能招满人。现在接到大项目后很多人为找漆工奔走,花几天时间也不一定能找齐工人。”她认为,拥有“硬核实力”的机器人不仅能破解“用工荒”,在承接大型项目时也能帮公司拥有更大话语权,为产品推广带来“加分项”。

经过近十次方案修改、一年半研发,杨晨璐团队研发的内墙涂装机器人今年初刚问世,就销售到广东、河北等地。这种机器人不仅能在狭小空间内高效作业,还可兼容乳胶漆、水性漆等材料,施工效率相当于普通工人的4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